資訊分類
/
/
行業動態
2020年中國裝載機大數據:行業觸底反彈,確立復蘇態勢
2020年中國裝載機大數據:行業觸底反彈,確立復蘇態勢
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

五年,1827天,中國繼續乘風破浪,經濟總量邁上了新臺階。與此同時,鏟土運輸機械也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裝載機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統計,2020全年納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的23家主要裝載機生產企業,累計銷售各類裝載機131176臺(含出口),同比增長6.12%。



【圖1:2019-2020年各月裝載機銷量對比】

“十三五”期間,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鏟土運輸機械行業經歷了高速發展階段,既實現了規模增長的跨越,也經歷了轉型升級的內功修煉,承受住了國際競爭的重重挑戰的考驗,完成了產品結構調整。



【圖2:2011-2020年裝載機銷量情況】

數據顯示,5年我國共銷售裝載機近54萬臺。其中,2016年是近10年中裝載機銷量最低的一年??v觀“十三五”期間我國裝載機的銷量走勢,不難發現,自2017年起,裝載機銷量觸底反彈,確立復蘇態勢。



【圖3:2016-2020年各月裝載機銷量對比】

從圖3中不難看出,2019年3月我國裝載機單月銷量達到近五年來的峰值為14291臺。從整體走勢來看,2020年第一季度雖然經歷疫情的“洗禮”,銷量同比有大幅度的下降,但從3月起強勢反彈,持續10個月呈同比增長趨勢,年銷量為近5年最高。

?

機型統計:5噸產品為市場主力



【圖4:2016-2020年裝載機市場各機型占比】

近5年來,我國裝載機市場穩步發展,整機企業產品研發方面投入進一步增加,新技術、新產品和重大工程應用成為新亮點。

縱觀機型統計發現,近5年來5噸裝載機依然是主力產品,占據市場6成以上份額,且產品大型化也是各廠家不斷追求的目標,如徐工于2020年推出了國內首臺35噸裝載機XC9350,成為目前中國唯一、全球第三家具備35噸級以上超大噸位裝載機生產能力的企業。

具體到機型,2016-2020年,3噸以下小型裝載機累計銷售41589臺,占總銷量的7.72%;3噸機型銷售99346臺,占總銷量的18.44%;5噸裝載機銷售351487臺,占總銷量的65.24%;6噸及以上機型銷售34606臺,占總銷量的6.42%;滑移裝載機銷售7834臺,占總銷量的1.46%;挖掘裝載機銷售3874臺,占總銷量的0.72%。

?

國內外市場:內銷旺盛活躍,外銷量小力微

2020年1-12月,國內市場全年裝載機銷量為106572臺,同比增長8.63%;出口銷量24604臺,同比下降3.55%。



【圖5:2019-2020年各月裝載機國內銷量對比】



【圖6:2019-2020年各月裝載機出口銷量對比】

從總體銷量數據來看,受國外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2020年裝載機出口銷量有一定幅度下滑,但國內市場旺盛的需求填補了海外市場不振帶來的空缺。

2016-2020年,國內共銷售裝載機431149臺,共出口產品107146臺,各月數據如下。



【圖7:2016-2020年各月裝載機國內銷量對比】



【圖8:2016-2020年各月裝載機出口銷量對比】

通過對“十三五”期間我國裝載機銷量的數據盤點,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市場“觸底反彈,穩步上升”。行業保有量已經逐步進入微增長階段,產品核心驅動力來自“需求的市場化回歸、產能的市場化出清”。



預計未來,裝載機的市場結構調整將進一步加速:客戶結構在變化,客戶需求在升級,產品技術、環保及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升級和完善,大型化、智能化、綠色環保、高可靠性的產品將越來越受到客戶的青睞。同時,裝載機當前的存量設備已進入更換期,設備更新的需求將逐步占據市場主導。

編輯:明宇重工

摘自:第一工程機械網?
查看詳情
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

五年,1827天,中國繼續乘風破浪,經濟總量邁上了新臺階。與此同時,鏟土運輸機械也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裝載機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統計,2020全年納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的23家主要裝載機生產企業,累計銷售各類裝載機131176臺(含出口),同比增長6.12%。



【圖1:2019-2020年各月裝載機銷量對比】

“十三五”期間,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鏟土運輸機械行業經歷了高速發展階段,既實現了規模增長的跨越,也經歷了轉型升級的內功修煉,承受住了國際競爭的重重挑戰的考驗,完成了產品結構調整。



【圖2:2011-2020年裝載機銷量情況】

數據顯示,5年我國共銷售裝載機近54萬臺。其中,2016年是近10年中裝載機銷量最低的一年??v觀“十三五”期間我國裝載機的銷量走勢,不難發現,自2017年起,裝載機銷量觸底反彈,確立復蘇態勢。



【圖3:2016-2020年各月裝載機銷量對比】

從圖3中不難看出,2019年3月我國裝載機單月銷量達到近五年來的峰值為14291臺。從整體走勢來看,2020年第一季度雖然經歷疫情的“洗禮”,銷量同比有大幅度的下降,但從3月起強勢反彈,持續10個月呈同比增長趨勢,年銷量為近5年最高。

?

機型統計:5噸產品為市場主力



【圖4:2016-2020年裝載機市場各機型占比】

近5年來,我國裝載機市場穩步發展,整機企業產品研發方面投入進一步增加,新技術、新產品和重大工程應用成為新亮點。

縱觀機型統計發現,近5年來5噸裝載機依然是主力產品,占據市場6成以上份額,且產品大型化也是各廠家不斷追求的目標,如徐工于2020年推出了國內首臺35噸裝載機XC9350,成為目前中國唯一、全球第三家具備35噸級以上超大噸位裝載機生產能力的企業。

具體到機型,2016-2020年,3噸以下小型裝載機累計銷售41589臺,占總銷量的7.72%;3噸機型銷售99346臺,占總銷量的18.44%;5噸裝載機銷售351487臺,占總銷量的65.24%;6噸及以上機型銷售34606臺,占總銷量的6.42%;滑移裝載機銷售7834臺,占總銷量的1.46%;挖掘裝載機銷售3874臺,占總銷量的0.72%。

?

國內外市場:內銷旺盛活躍,外銷量小力微

2020年1-12月,國內市場全年裝載機銷量為106572臺,同比增長8.63%;出口銷量24604臺,同比下降3.55%。



【圖5:2019-2020年各月裝載機國內銷量對比】



【圖6:2019-2020年各月裝載機出口銷量對比】

從總體銷量數據來看,受國外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2020年裝載機出口銷量有一定幅度下滑,但國內市場旺盛的需求填補了海外市場不振帶來的空缺。

2016-2020年,國內共銷售裝載機431149臺,共出口產品107146臺,各月數據如下。



【圖7:2016-2020年各月裝載機國內銷量對比】



【圖8:2016-2020年各月裝載機出口銷量對比】

通過對“十三五”期間我國裝載機銷量的數據盤點,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市場“觸底反彈,穩步上升”。行業保有量已經逐步進入微增長階段,產品核心驅動力來自“需求的市場化回歸、產能的市場化出清”。



預計未來,裝載機的市場結構調整將進一步加速:客戶結構在變化,客戶需求在升級,產品技術、環保及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升級和完善,大型化、智能化、綠色環保、高可靠性的產品將越來越受到客戶的青睞。同時,裝載機當前的存量設備已進入更換期,設備更新的需求將逐步占據市場主導。

編輯:明宇重工

摘自:第一工程機械網?
多部委發力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多部委發力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發布時間 : 2021-01-08 13:36:39
“傳統制造業普遍利潤都不算很高。當初(數字化改造前)我們想的是,哪怕提升了1%的利潤,都可以接受,但后來的賦能效果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碧岬揭呀涢_始的數字化轉型,河北安迪模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桂顯難掩激動。

2021年,在客戶需求個性化、出口訂單迅速增長、產能過剩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中國制造企業將進一步加大對數字化轉型的投資力度。在這個過程中,工信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部門將多措并舉,支持中國制造由大變強。

制造企業提質增效成效卓著

每天8時,安迪模具加工車間的趙冰,在報工終端上輸入賬戶名、密碼,當日的工作任務就會跳出來,他只需按照任務單進行生產即可。

安迪模具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玻璃模具企業。在數字化改造前,情況并非如此。加工車間122名工人每日的工作需要加工部部長和5個小組長從8時排到12時,最先領到任務的工人8時就可以工作,而最后一位得等到12時才能工作。等任務耽誤的時間只能通過加班找回。一些工人忍受不了過長的勞動時間,人員流失也是常事。

現在,借助于智能云科iSESOL WIS云系統,大幅壓縮了排產時間,系統還為每臺設備科學排產,科學測算每道工序加工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張桂顯介紹說,安迪模具在數字化改造之后,一年節省的人力成本可達30萬元左右;綜合效率提升了26%至30%;2019年,數字化賦能公司增加了3000萬元的產能,企業一年增加的利潤在150萬元以上,比以前平均增加了3%至8%。

新昌普佑機電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數字化轉型的受益者。公司總經理黃永龍告訴記者,開始沒太在意,后來才發現,改造不改造效果大不一樣。數字化轉型后,質量穩定,產量穩定,客戶滿意,“‘第一批吃螃蟹’,真值!”

多部委發力制造業轉型升級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方曉霞看來,我國制造業數字化水平近年來不斷提升。但相對而言,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整體還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設備設施聯網化水平、工業軟件普及率,還是生產現場的數據挖掘、利用等方面,與美、德、日等世界制造強國相比,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記者了解到,主管部門將多措并舉,支持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楊宇燕介紹說,工信部將始終把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作為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創新,引領帶動各領域數字化轉型。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近日表示,科技部正在研究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建立完善“頂層目標牽引、重大任務帶動、基礎能力支撐”的國家科技組織模式,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等前沿領域,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近日發布《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自2021年1月27日起施行。根據《目錄》,我國將進一步鼓勵外資投向先進制造業,增強重要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重磅規劃文件將陸續發布

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是重要抓手。

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認為,工業互聯網平臺一頭連著制造,一頭連著互聯網。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既有利于發揮我國制造業門類齊全、獨立完整、規模龐大的優勢,又有利于發揮我國互聯網應用創新活躍、產業規模領先、人才資本聚集的優勢,可加速形成聚合效應、倍增效應。

李穎表示,面對“十四五”期間的新形勢、新變化、新局面,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將強化前瞻布局,在對工業互聯網前3年探索實踐進行充分總結的基礎上,制定發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規劃(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為“兩化”融合注入新的內涵。

智能汽車將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突破口

隨著制造業插上數字的翅膀,新能源汽車等細分領域的領先優勢將進一步強化。

由建投華科、汽車評價研究院等聯合發布的《中國智能汽車科技強國之路》提出,汽車產業作為民用工業中的集大成者,正是中國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智能汽車的意義不僅在于汽車產品與技術的升級,更有可能成為汽車及相關產業全業態和價值鏈體系重塑的重要組成,從而推動人類社會邁入全面智能化的新時代。因此,智能汽車將成為中國汽車及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最佳載體。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將制定汽車產業實施路線圖,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并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志成預計,隨著技術發展,到2025年,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發電裝備、建材等將整體步入世界先進行列,通信設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裝備、紡織技術與裝備、家電產業等將整體步入世界領先行列。

來源: 上海證券報

編輯:明宇重工(裝載機、叉車)

?
查看詳情
“傳統制造業普遍利潤都不算很高。當初(數字化改造前)我們想的是,哪怕提升了1%的利潤,都可以接受,但后來的賦能效果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碧岬揭呀涢_始的數字化轉型,河北安迪模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桂顯難掩激動。

2021年,在客戶需求個性化、出口訂單迅速增長、產能過剩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中國制造企業將進一步加大對數字化轉型的投資力度。在這個過程中,工信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部門將多措并舉,支持中國制造由大變強。

制造企業提質增效成效卓著

每天8時,安迪模具加工車間的趙冰,在報工終端上輸入賬戶名、密碼,當日的工作任務就會跳出來,他只需按照任務單進行生產即可。

安迪模具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玻璃模具企業。在數字化改造前,情況并非如此。加工車間122名工人每日的工作需要加工部部長和5個小組長從8時排到12時,最先領到任務的工人8時就可以工作,而最后一位得等到12時才能工作。等任務耽誤的時間只能通過加班找回。一些工人忍受不了過長的勞動時間,人員流失也是常事。

現在,借助于智能云科iSESOL WIS云系統,大幅壓縮了排產時間,系統還為每臺設備科學排產,科學測算每道工序加工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張桂顯介紹說,安迪模具在數字化改造之后,一年節省的人力成本可達30萬元左右;綜合效率提升了26%至30%;2019年,數字化賦能公司增加了3000萬元的產能,企業一年增加的利潤在150萬元以上,比以前平均增加了3%至8%。

新昌普佑機電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數字化轉型的受益者。公司總經理黃永龍告訴記者,開始沒太在意,后來才發現,改造不改造效果大不一樣。數字化轉型后,質量穩定,產量穩定,客戶滿意,“‘第一批吃螃蟹’,真值!”

多部委發力制造業轉型升級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方曉霞看來,我國制造業數字化水平近年來不斷提升。但相對而言,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整體還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設備設施聯網化水平、工業軟件普及率,還是生產現場的數據挖掘、利用等方面,與美、德、日等世界制造強國相比,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記者了解到,主管部門將多措并舉,支持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楊宇燕介紹說,工信部將始終把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作為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創新,引領帶動各領域數字化轉型。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近日表示,科技部正在研究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建立完善“頂層目標牽引、重大任務帶動、基礎能力支撐”的國家科技組織模式,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等前沿領域,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近日發布《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自2021年1月27日起施行。根據《目錄》,我國將進一步鼓勵外資投向先進制造業,增強重要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重磅規劃文件將陸續發布

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是重要抓手。

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認為,工業互聯網平臺一頭連著制造,一頭連著互聯網。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既有利于發揮我國制造業門類齊全、獨立完整、規模龐大的優勢,又有利于發揮我國互聯網應用創新活躍、產業規模領先、人才資本聚集的優勢,可加速形成聚合效應、倍增效應。

李穎表示,面對“十四五”期間的新形勢、新變化、新局面,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將強化前瞻布局,在對工業互聯網前3年探索實踐進行充分總結的基礎上,制定發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規劃(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為“兩化”融合注入新的內涵。

智能汽車將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突破口

隨著制造業插上數字的翅膀,新能源汽車等細分領域的領先優勢將進一步強化。

由建投華科、汽車評價研究院等聯合發布的《中國智能汽車科技強國之路》提出,汽車產業作為民用工業中的集大成者,正是中國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智能汽車的意義不僅在于汽車產品與技術的升級,更有可能成為汽車及相關產業全業態和價值鏈體系重塑的重要組成,從而推動人類社會邁入全面智能化的新時代。因此,智能汽車將成為中國汽車及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最佳載體。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將制定汽車產業實施路線圖,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并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志成預計,隨著技術發展,到2025年,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發電裝備、建材等將整體步入世界先進行列,通信設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裝備、紡織技術與裝備、家電產業等將整體步入世界領先行列。

來源: 上海證券報

編輯:明宇重工(裝載機、叉車)

?
行業正式進入“過渡期”,非道路國四排放時間已正式確定
行業正式進入“過渡期”,非道路國四排放時間已正式確定
?核心:2022年12月1日,非道路移動機械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升級為“國四階段”!工程機械廠家將要怎么干?工程機械終端用戶都在想啥?
明宇重工行業動態:2020年12月29日,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發布〈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四項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含標準修改單)的公告》(公告2020年第74號),公告正式批準了《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 20891-2014)修改單,并于修改單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公告修改單發布截圖

工程機械國四階段排放正式落錘

修改單公告中明確提出,“自2022年12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和銷售的560kW以下(含 560kW)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應符合本標準第四階段要求。560kW以上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第四階段實施時間另行公告。"



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限值及測量辦法

本次修訂單主要是對GB 20891—2014《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中第四階段內容的完善和補充。

修改單顯示,此次GB 20891-2014內容共有18處修改,而其中第3條明確規定了國四具體實施時間:

自2020年12月28日起,即可依據本標準第四階段技術要求進行信息公開。

自2022年12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和銷售的560kW以下(含 560kW)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應符合本標準第四階段要求。

560kW以上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第四階段實施時間另行公告。

自2020年12月28日起,各相關地方標準停止執行。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在官網第一時間發布了此消息,并表示:“協會將盡快安排部署,組織宣貫和行業交流等配套工作,以保證工程機械行業順利地從‘國三’向‘國四’排放階段過渡?!?br/>


非道路移動機械第四階段排放標準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回顧工程機械“國四”漫漫長路

在標準修訂意見稿中曾顯示,2014 年的GB 20891-2014標準雖然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第四階段排放限值提出了預告性要求,但未明確規定標準實施時間。2015 年第三階段標準實施以后,原環境保護部立即組織標準編制單位繼續開展相關研究,以 GB 20891-2014 相關規定為基礎對第四階段標準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細化相關技術要求。

2018年2月22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首次公開征求意見;

2018年8月19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對以壓燃式發動機(如柴油機)為動力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控制目標要求2020年達到國家第四階段排放控制水平,2025年與世界最先進排放控制水平接軌;

2019年1月4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嚴格新生產發動機和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管理。2020年年底前,全國實施非道路移動機械第四階段排放標準。 進口二手非道路移動機械和發動機應達到國家現行的新生產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標準要求?!?br/>
2019年2月20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20891-2014)修改單(征求意見稿)》及《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要求》首次征求意見稿,2020年9月28日發布二次修訂意見稿。



非道路移動機械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

2020年12月28日,由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正式發布《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 20891-2014)修改單公告。并明確指出,該標準修改單具有強制執行效力,自修改單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同天,生態環境部辦公廳也正式發布《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要求》公告,明確確標注了第四階段排放標準的實施時間:2022年12月1日。

工程機械全產業鏈條影響幾何

如今,對于工程機械制造商而言,非道路移動機械國四排放標準實施時間的正式確定,將很大程度上加速主機廠商及發動機制造商的國四機型更新迭代步伐,以及到底以怎樣的市場定位推出國四機型。

很多廠家需要考慮的是,切換國四排放標準,就意味著發動機的排放標準升級,工程機械設備整體的產品工作性能、油耗表現都需要對接國四,投入就意味著成本。那么設備漲價的多或少,都會直接觸碰市場的那根敏感神經,因為2020年30萬臺的挖掘機銷量,大家很清楚這其中有著“價格戰”的身影。

由于升級國四而增加的成本,到底有多少要轉嫁到購買設備的用戶身上?漲價之后,自己的市場占有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特別是對于眼下不少銷量持續下滑的大品牌來說,不隨波逐流降價已是難得,敢漲價么?

對于工程機械終端用戶而言,尤其是對于很多擁有設備的挖機老板來說,則需要關心自己的(國三排放)設備究竟還能用幾年?最終將以什么樣的方式退出?

特別是那些擁有高殘值、高品質的挖掘機用戶,如果強行報廢設備,是否會有補償?

同時,用戶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購買新設備時,是否考慮等待或購買已經符合國四排放標準的設備?還是考慮購買工程機械廠家即將促銷的國三機型?

無論作何打算,都需要考慮一番...

明宇重工編輯? 轉發自工程新聞網
查看詳情
?核心:2022年12月1日,非道路移動機械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升級為“國四階段”!工程機械廠家將要怎么干?工程機械終端用戶都在想啥?
明宇重工行業動態:2020年12月29日,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發布〈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四項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含標準修改單)的公告》(公告2020年第74號),公告正式批準了《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 20891-2014)修改單,并于修改單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公告修改單發布截圖

工程機械國四階段排放正式落錘

修改單公告中明確提出,“自2022年12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和銷售的560kW以下(含 560kW)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應符合本標準第四階段要求。560kW以上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第四階段實施時間另行公告。"



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限值及測量辦法

本次修訂單主要是對GB 20891—2014《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中第四階段內容的完善和補充。

修改單顯示,此次GB 20891-2014內容共有18處修改,而其中第3條明確規定了國四具體實施時間:

自2020年12月28日起,即可依據本標準第四階段技術要求進行信息公開。

自2022年12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和銷售的560kW以下(含 560kW)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應符合本標準第四階段要求。

560kW以上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第四階段實施時間另行公告。

自2020年12月28日起,各相關地方標準停止執行。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在官網第一時間發布了此消息,并表示:“協會將盡快安排部署,組織宣貫和行業交流等配套工作,以保證工程機械行業順利地從‘國三’向‘國四’排放階段過渡?!?br/>


非道路移動機械第四階段排放標準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回顧工程機械“國四”漫漫長路

在標準修訂意見稿中曾顯示,2014 年的GB 20891-2014標準雖然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第四階段排放限值提出了預告性要求,但未明確規定標準實施時間。2015 年第三階段標準實施以后,原環境保護部立即組織標準編制單位繼續開展相關研究,以 GB 20891-2014 相關規定為基礎對第四階段標準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細化相關技術要求。

2018年2月22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首次公開征求意見;

2018年8月19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對以壓燃式發動機(如柴油機)為動力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控制目標要求2020年達到國家第四階段排放控制水平,2025年與世界最先進排放控制水平接軌;

2019年1月4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嚴格新生產發動機和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管理。2020年年底前,全國實施非道路移動機械第四階段排放標準。 進口二手非道路移動機械和發動機應達到國家現行的新生產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標準要求?!?br/>
2019年2月20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20891-2014)修改單(征求意見稿)》及《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要求》首次征求意見稿,2020年9月28日發布二次修訂意見稿。



非道路移動機械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

2020年12月28日,由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正式發布《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 20891-2014)修改單公告。并明確指出,該標準修改單具有強制執行效力,自修改單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同天,生態環境部辦公廳也正式發布《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要求》公告,明確確標注了第四階段排放標準的實施時間:2022年12月1日。

工程機械全產業鏈條影響幾何

如今,對于工程機械制造商而言,非道路移動機械國四排放標準實施時間的正式確定,將很大程度上加速主機廠商及發動機制造商的國四機型更新迭代步伐,以及到底以怎樣的市場定位推出國四機型。

很多廠家需要考慮的是,切換國四排放標準,就意味著發動機的排放標準升級,工程機械設備整體的產品工作性能、油耗表現都需要對接國四,投入就意味著成本。那么設備漲價的多或少,都會直接觸碰市場的那根敏感神經,因為2020年30萬臺的挖掘機銷量,大家很清楚這其中有著“價格戰”的身影。

由于升級國四而增加的成本,到底有多少要轉嫁到購買設備的用戶身上?漲價之后,自己的市場占有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特別是對于眼下不少銷量持續下滑的大品牌來說,不隨波逐流降價已是難得,敢漲價么?

對于工程機械終端用戶而言,尤其是對于很多擁有設備的挖機老板來說,則需要關心自己的(國三排放)設備究竟還能用幾年?最終將以什么樣的方式退出?

特別是那些擁有高殘值、高品質的挖掘機用戶,如果強行報廢設備,是否會有補償?

同時,用戶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購買新設備時,是否考慮等待或購買已經符合國四排放標準的設備?還是考慮購買工程機械廠家即將促銷的國三機型?

無論作何打算,都需要考慮一番...

明宇重工編輯? 轉發自工程新聞網
上一頁
1
2
3
  • 山東明宇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 山東明宇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山東明宇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 山東明宇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銷售熱線:
    0535-2367777

    全國服務熱線:
    400-0000-818

  • 山東明宇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中文在线,少妇特殊按摩高潮不止,巨乳人妻